雷军,小米手机的创始人。2010年,小米手机正式投资创办,此次行为被业内人视为雷军的“二次创业”。对此,雷军表示之所以会再度创业的想法,是想实现自己18岁时的理想。
“我40岁前已经干了不少事:卓越卖了、金山上市了、天使投资也不错,但我迷茫了。18岁的理想一直没有实现,觉得心里不踏实,计划悄悄干他一年半载的,如果输了,这辈子就彻底踏实了,这样创办了小米。”雷军解释自己的创业初衷。
而在谈到制造手机的想法时,雷军表示传统的手机是红海市场,但是乔布斯打造出苹果手机之后,标志着智能手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因此,小米的目标是做高端的智能手机,但同样也面临着技术难度高、投入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米已经获得超过4000万美元的融资,并且邀请到曾协助创办摩托罗拉中国的研发中心周光平担任联合创始人,因此雷军对小米推出顶级智能手机充满信心。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说有志向的人,做事才会成功。理想、切实可行的目标,对任何职场新人来讲,都会是巨大的动力,因为在目标的驱动下,人才敢于不断挑战自我,推翻自我,提升自我。
工作不只为获得薪酬
有劳动就会有收获,收获的具体表现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物质财富,如工资、福利等;另一种则是不可见的精神财富,如人脉、能力提成、性格完善等。职业会伴随人度过大半个人生,它给个人带来的精神财富是无形的。因此,一个人不应该只为薪酬而工作,更多的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为自己的职场发展以及更多的无形财富而工作。
不放弃就会有收获
在职场中,经常会听到“工资福利太差,付出与收获总是不能成正比”等抱怨声。事实上,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付出未必能够得到相对等的收获,但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有所收获。因而,关注于自身价值的提升,努力使自己更完善,更出众,这样的职场之路才能够走得更加长远,坚持下去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追求无穷的职场成就感
通常情况下,职场中做事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为了完成工作而工作,领导分配任务后按照要求执行;另一种人是为了成就感而完成工作,整个工作过程会投入自己的思考,并不忘与上司、同事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幸运的话,这两种人完成工作的结果是一样的,但第二种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成就感是使人快乐工作、享受工作的动力源。
建立独一无二的价值导向
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这样的人容易被人们记住,而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也容易被人们记住,那第三个、第四个吃螃蟹的人如何才会被人们记住呢?如果把他换成一个女的,换成一个儿童或许就可以了。同理,身在职场,如果不能成为第一,那就要努力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人,创造出没有可比性的价值。
每一天都在为明天准备
你的理想是什么?一位总裁在给公司新员工讲话中说:“欢迎各位加入我们公司,我同时也希望你们在将来离开公司的时候,不要空着手离开。真到了离开公司的那一天,你将会带走什么?是在本公司收获的无形财富,如所积累的工作能力、人脉关系、知识资源等等。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选择了离开这个公司,那么也一定要带着收获的“财富”离开,因为你今天的每一天都在为明天做准备。”
人生充满了变数,职场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迎接明天,职场新人有必要过好每一个今天。
摘自:《感悟与历练》
Copyright © iep.cqie.cn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创新创业科技园
通信地址┃重庆市永川区昌洲大道西段28号
技术支持:教育技术信息中心
渝ICP备090075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