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主要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机器人细分领域与行业热点难点问题,采用“1+1+8”的架构,共召开1场主论坛,1场高端闭门峰会,8场主题会议及工作会议活动,打造集高端对话、技术交流、产业对接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IMG1238_副本.jpg

11月10日下午,我校联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等单位承办的2025 中国机器人人才建设主题大会召开,重点聚焦机器人领域人才发展与教育创新。

IMG1353_副本.jpg

会上,主办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承办方代表和教育部、人社部相关领导先后致辞。

IMG1454_副本.jpg

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叶定达致辞

IMG1644_副本.jpg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温贻芳致辞

IMG1686_副本.jpg

汇川技术工业自动化(中国)轮值总裁刘东旭致辞

IMG1728_副本.jpg

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克杰致辞

IMG1832_副本.jpg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原副主任毕结礼致辞

IMG1940_副本.jpg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教育方阵秘书长杨亚作2025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人才建设工作报告,系统总结了过去一年机器人分会的工作成果,并部署2026年重点任务。

IMG1982_副本.jpg

清华大学教授洪亮对《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的编写背景与进程进行深入解读,并号召更多单位参与2026版白皮书的编纂工作。随后,大会举行了白皮书编写启动仪式。

183eb9e91e8c442caccb70b861b75650_副本.jpg

2026年中国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编写启动仪式

IMG2158_副本.jpg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教育方阵副秘书长刘灿作题为“构筑数字新生态,赋能人才新未来”的主题报告,宣读关于征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与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单位的通知。

0222e2d87ea7f5543cc6549ef1548d4f_副本.jpg

大会现场,我校与汇川技术、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将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需求,搭建产业教育联接纽带,打造贯穿“产业需求一人才标准一教育培训一能力评价一供需对接”的产教融合平台,切实推动院校人才培养适配产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1212.webp_副本.png

优必选科技产教融合业务副总经理张超

图片2_副本.png

汇川技术校企合作部副总裁景晨光

汇川技术校企合作部副总裁景晨光和深圳市优必选科技产教融合业务副总经理张超分别作“赋能中国智造 共筑人才新生态”“具身智能赋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旨报告。 

大会现场,我校理事长、校长何弦博士接受了新华网记者专题访问,为机器人领域人才发展与教育创新提供了“科创方案”。

92fed506b54b5f930d096dd37f217cd1_副本.jpg

何弦在采访中表示,世界的机器人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集成化、协同化”的方向飞速发展,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未来的机器人工程师必须具备数据思维和系统思维,实现从“经验依赖”转到“数据驱动”,从“与工具为伍”转到“与智能共生”转变。为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正积极推进专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422”专业集群体系,彰显“12355”办学特色,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79a04669e6e0dbb92588266676d0aba0_副本.jpg

近年来,我校与中船集团、华中数控等企业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构建“一三五”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协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四层架构”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新标准、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融入课程标准,将企业真实项目和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新形态教材等教学资源,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零距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