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近700名师生走进我校,开展以“心向自然,智创未来”为主题的科技研学实践活动。活动涵盖无人机操控、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体验,并创新推出“AI动画绘古诗”特色课程,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为成渝地区职普融通、科教融汇提供了生动样本。

图片1_副本.png

活动现场,各类前沿科技体验项目有序推进、亮点凸显。

图片2_副本.png

模拟飞行体验区中,学生在专业教师精准指导下沉浸式操控无人机,解锁天际穿梭的新奇体验,直观感受航空科技的独特魅力。

微信图片_20251118192238_206_81_副本.jpg

乘坐萝卜快跑无人驾驶_副本.png

智能网联汽车展示区内,学生深度了解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核心技术后,争先恐后地体验智能交通便捷出行服务。

微信图片_20251118192253_214_81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251118192229_200_81_副本.jpg

图片4_副本.png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展区里,学生认真聆听讲解,系统了解工业机器人在生产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时驻足研讨、交流感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机器狗与机甲战车的动态演示:灵活敏捷的机器狗完成跳跃、翻滚等高难度动作,酷炫的机甲战车彰显强劲性能。同学们争先互动合影,在体验中直观感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创新。

微信图片_20251118192235_204_81_副本.jpg

2_1_副本.png

作为本次研学的一大亮点,西部数字创意产业学院专为研学学生设计了“AI动画绘古诗”创意工坊。在专业教师引导下,学生从解读李白《赠汪伦》的意象与情感入手,逐步学习使用豆包AI绘画、剪映等工具,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等诗句转化为动漫风格的动态场景。孩子们通过输入精准的文本指令,指挥AI生成画面,再自主完成配音、配乐与特效合成,最终创作出各具特色的古诗动画短片。

1_1_副本.png

3_副本.png

“我让AI画的李白拿着书卷,配上音乐后,好像真的穿越到了桃花潭边!”广安实验学校一名学生在作品展示环节兴奋地说。许多同学表示,原本抽象的诗句通过自己的双手“活”了起来,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也真切体会到人工智能辅助创作的乐趣。

微信图片_20251119104750_203_642_副本.jpg

图片8_副本.png

夜幕降临,主题晚会在学校体育馆举行,为一天的研学画上圆满句号。

微信图片_20251118192233_203_81_副本.jpg

此次研学活动,不仅为广安实验学校学生搭建了接触前沿科技、拓展知识视野的高品质平台,更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有机衔接,为学生树立科学梦想、规划未来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有效推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

未来,学校将持续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深化职普融通、科教融汇实践路径,持续优化研学课程体系与活动组织模式,扩大科普教育的覆盖面与辐射力,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培育创新型青少年人才注入科创动能,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