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教育部“职业院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重庆市高职院校“双高”项目建设为抓手,主动适应成渝地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专业建设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
一、推动校企协同育人,对接产业发展新需求
学校主动适应成渝地区对智能制造、人工作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积极与长城汽车、华中数控等骨干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以教育部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为依托,建设了3个教育部“就业实习基地”。以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与双元主体作用,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创新性地构建并实践了“双驱动,六协同”校企合作模式, 基本形成了校企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局面。
教育部公布高校学生司第一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共计获批五项,获批项目数重庆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2022年3月23日,教育部发布了“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我校推荐的《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双驱动,六协同”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二、共建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产业学院新生态
校企双方重点围绕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双师教学团队、共建技术服务团队、共建教学资源库、推行“1+X”证书试点、承办技能竞赛等方式,共建产学研用平台。学院先后与科大讯飞、华中数控、长城汽车共建了“科创讯飞人工智能学院”“科创华中数控智能制造学院”“科创蓝桥大数据学院”“科创摩立斯电竞学院”“科创长城汽车学院”5个特色学院和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新生态。
2022年6月,我校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在重庆市教委成功立项。
2022年6月,我校西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批重庆市职业院校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三、整合政行企校资源,打造职教集团新范例
学校依托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专业群,作为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了重庆市人工智能职教集团和重庆市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职教集团。职教集团始终坚持“市场导向、责权对等、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致力集团化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打造“结构合理+融合共生”的集团化办学新范例集团。在服务国家战略、构建贯通人才培养机制、共建产业学院等方面彰显自身特色。2020年6月,重庆市人工智能职教集团获批重庆市示范性职教集团。
重庆市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2021年年会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我们成功举办
重庆市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重庆市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职业教育集团主办的“三·二分段制人才培养方案交流会”在我校召开,集团内重庆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参与本次交流会。
五、搭建技术服务平台,赋能产业转型新发展
学校建设了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等2个国家级及重庆工业机器人应用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科创智能装备研究院等4个重庆市级技术服务平台,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赋能产业转型新发展。先后承担技术研发和服务项目34个,技术转化产生经济效益超过千万元。建成了一个重庆市创新研究群体和一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
2022年1月我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获批第三批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由重庆市科协、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总工会、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的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四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决赛,我校参赛作品喜获二等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奖。
我校教师王超参与指导的《超薄增亮扩散多功能增亮膜》项目,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