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教育部人工智能生产实训基地

●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培训基地

●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实习基地

●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

●工信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

●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市“双高”院校

●重庆市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重庆市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重庆市首批高水平专业化实训基地

●重庆市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重庆市首批众创空间

首批重庆市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

●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重庆市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重庆市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重庆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重庆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先进组织

●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


1.jpg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建成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人工智能生产实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工信部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工信部工业大数据科教融汇创新中心试点单位、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庆市“双高计划”院校、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获评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

学院占地近1500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38%,硕士以上学位占比56%,“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余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263个,校外实训基地262个。馆藏图书近180万册。

党建引领。学院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党建思政“领航”“筑基”“铸魂”“聚力”“春雨”五大工程,打造“科创永红”党建品牌,与中船集团共建“六维五度”党建工作体系,与华中数控等合作企业开展党建联建。建成全国和重庆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各2个,重庆市思政精品项目3个,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市级辅导员工作室2个,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集体、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36项,连续三年获全国“三下乡”优秀单位或优秀团队。

专业立校。学院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围绕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设置、调整专业。对接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和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五千亿级等产业集群,以“AI+”为引领,聚焦“AI+制造”,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驱动,建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4个专业集群;对接区域产业特色,建设智慧创意、智慧财经2个专业集群;服务重大民生工程,建设智慧教育、智慧康养2个专业集群。形成以“科技引领、产教融合、动态适配、服务发展”为特色的“422”专业集群结构。

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专业、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以及重庆市优质、骨干、高水平专业等26个,与重庆主导产业匹配度达95.27%

产教融合。学院创新建构“双驱动 六协同”产教融合模式,牵头组建全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运维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重庆市眼镜制造业市域产教联合体、重庆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职教集团、人工智能职教集团,参与组建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西部职教基地市域产教联合体。学院与中船集团、立讯精密、华中数控、长城汽车等300余家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共建工信部高端智能装备与虚拟仿真“专精特新”、重庆市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业大数据等8个特色产业学院。近五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研学实践等活动,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联合开展横向服务300余项,产生经济效益1.5亿余元。学院获评职业教育服务贡献卓越院校西部50强、重庆市职业教育服务贡献典型学校等。

数字赋能。学院主动对接重庆数字教育“135E”体系建设要求,构建“一中台引领、六场景赋能、一屏障护航”的数字校园体系,建设多级贯通的校本数据中台,打造“智慧党建、智慧教学、产教融合、智慧校务、智慧安全、智慧后勤”六大核心应用场景,获评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校、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试点校、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学院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华中数控、汇川技术等协同合作,创新建设西部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运维中心(ROBOT120),已接入服务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磐谷动力、重庆专精特新企业—西源凸轮轴等23家企业的智能装备与机器人3000余台,成为智能装备在线监测运维新业态的探路者。该中心成功入选工信部首批工业大数据科教融汇创新中心。

2.jpg

开放办学。学院主动对接服务“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组建东盟国际学院,举办中国(重庆)-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与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承办国际技能竞赛,与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高校、行业企业合作,构建“1+5”国际合作新模式。依托东盟国际学院,积极服务重庆企业出海行动,助力打造“渝车工坊”出海品牌,在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建设“中文+技能”培训基地,为马来西亚汽车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培训、为立讯精密越南工厂培训本土化智能制造人才,为柬埔寨培养跨境贸易中高级管理人才等,年均培训500余人次。与韩国光州大学合作开办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项目,开展中柬丝路培训项目,建设中菲“鲁班工坊”,牵头开发2项老挝国家职业标准等。合作成效被人民网、华龙网等媒体广泛报道

学院探索实践“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其成果入选重庆市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获评为重庆市“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十大创新案例”。学院获批教育部就业育人对接项目90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同类院校前列,连续五年获评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累计培养10余万名高技能人才,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次报道学院育人成效。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院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重庆市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生技能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项1200余项。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以创建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以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为抓手,紧扣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人才和技能需求,培养“智能+技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力争早日建成“区域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强支撑、职教出海有品牌”的职业技术大学,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战略和重庆“六区一高地”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spzb.jpg.pngtupkec.jpgVR.jp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