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案例名单,其中我校“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机器人高水平专业群教学质量提升案例”和“‘数智科创’理念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创新实践”两项案例成功入选,同时“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机器人高水平专业群教学质量提升案例”的主要举措和创新做法被作为典型案例选登,彰显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在“人工智能赋能工业机器人高水平专业群教学质量提升案例”中,学校围绕教学平台、课程体系、实训模式和师资能力等方面展开创新实践,联合企业打造了“Robot120”智能运维中心,建成“2+1+1+N”平台,开设《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等跨学科课程,建立“新业态导入→专业平台课→项目课→跨专业项目实习”四阶递进课程体系,采用“虚拟仿真(熟悉流程)真机操作(技能强化)”的虚实结合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师资技术能力。
在“‘数智科创’理念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的创新实践”案例中,学校以“数智科创”理念为指引,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中的应用,通过多维度的创新举措,推动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两项案例成功入选,是对我校在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工作上的肯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不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为培养更多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贡献力量。